1.低碳产业。主要包括低碳节能型锅炉、产业窑炉及热网节能技术与装备,节能电机与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与装备、空压机、余热余压回收技术与装备,节能热泵技术与装备,发电与输配电系统节能技术与装备,节能热交换等热处理技术与设备。
2.低碳建筑。主要包括新型建材和墙体保温材料,节能型门窗,楼宇智能控制系统,绿色照明,供热领域重大节能技术应用及整体解决方案。
3.低碳交通。主要包括汽车节油技术、智能交通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(混合动力、纯电动)、替换燃料、电机电控系统、快速充电装置、大容量储能装置、先进汽车动力设备、轨道运输节能技术、航运节能技术、节能型交通标志信号装置。
4.低碳通讯。主要包括低碳节能信息化技术装备系统,能耗控制及能效治理平台,节能减排信息应用系统,在线仿真与控制技术,能耗数字采集设备等。
5.低碳服务。主要包括低碳咨询、碳交易服务、碳金融服务、碳排放核算与治理云平台建设、节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,合同能源治理公司、节能监测与检测机构、能评及能源审计机构等。
6.低碳能源。主要包括水电、太阳能电池、太阳能光伏系统、太阳能光热利用;风力发电设备、风能控制设备、新型风机设备、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互补系统;垃圾发电、沼气发电、储能电站、锂电池等;智能电网、分布式能源并网技术。
Copyright © 2012-2026 2022北京服贸会|碳中和主题博览会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:沪ICP备19027886号-20